穆里尼奥

识不多则多虑 威不足则多怒 信不足则多言
万劫从心起,心灭劫成空,世间有为法,当作如是观。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心人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纳兰容若《木兰辞》
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多读而不求甚解,譬如驰骋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心花意乱,空手而归。
朱光潜

诺贝尔奖为何没有数学奖?

在所有的世界级科学奖励中,久负盛名的诺贝尔奖无疑是最高级别的奖。但是,这个为科学家所带来的荣誉可谓至高无上的奖励,却未设立数学奖。诺贝尔在他的遗嘱中决定的奖励是授予在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领域作出最重要发现的科学家;另外,授予写出优秀文学作品的作者以及对世界和平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人。


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一门学科,是物理化学等自然学科的基础。如此重要的一门科学,当初为何没被诺贝尔列入其奖项呢?多年来一直是一个谜。


对于这一困扰众多人的问题,历来有三种解释。


第一种解释是,国外学者认为,这件事可能与诺贝尔的爱情受挫有关。诺贝尔有一个比他小13岁的女友,维也纳姑娘Sophie Hess,后来诺贝尔发现她和一位数学家私下交往甚密,并一起私奔了。

对于自己的女友和那位数学家私奔一事,诺贝尔一直耿耿于怀,且大受刺激,他从此不谈婚娶,直到生命的尽头诺贝尔还是个单身汉。也可能正是这件事,让诺贝尔在临终前设立诺贝尔奖金的具体奖项时,毫不客气把数学排除在外。


第二种解释是,另一些西方学者认为,诺贝尔之所以没设立数学奖,是因为他十分讨厌一个名叫米泰莱弗勒的数学家才那么做的。米泰莱弗勒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瑞典一位很有影响的数学家。他于1882年创办的《艾克塔数学》期刊历经一个多世纪后,今天仍然是世界上最具权威性的数学刊物。他最终成为斯德哥尔摩学院(斯德哥尔摩大学的前身)院长。


据说诺贝尔和米泰莱弗勒两个人水火不容,当诺贝尔决心把自己的遗产拿出来设立诺贝尔奖时,心里突然想起了米泰莱弗勒。要是设置了数学奖项,第一个获奖者一定会是米泰莱弗勒,我绝不能把我辛辛苦苦设立的奖颁给那个家伙。诺贝尔这么一想,气就不打一处来,于是就把数学奖从整个诺贝尔奖的奖项中删去了。


以上两种解释,第一种只是传闻,可信度不高。第二种呢,也不合常理。因为即使当时诺贝尔奖中设立数学奖,米泰莱弗勒也不是最有希望获奖的人选之一,因为他周围还有一些更有成就的数学家,如波因凯尔、希尔伯特等。

第三种解释是,诺贝尔作为19世纪极赋天才的发明家,他的发明更多地来自于其敏锐的直觉和非凡的创造力,而不需要借助任何高等数学的知识,其数学知识可能还不超过四则运算和比例率。而那时,也就是19世纪的下半世纪,化学领域的研究也一般不需要高等数学,数学在化学中的应用发生在诺贝尔去世以后。诺贝尔本人根本无法预见或想像到数学在推动科学发展上所起到的巨大作用,他认为数学不是人类可以直接从中获益的科学,因此忽视了设立诺贝尔数学奖也不难理解。另一个值得注意的事实是,当时数学领域已经有了一个非常著名的斯堪的那维亚奖。既然有这个奖存在,或许诺贝尔便觉得没有必要再在诺贝尔奖中设立数学奖项。


窃以为,第三种解释比较靠谱。

评论